八月第一周记录

这周的关键句是破除自己的偏见

找了一下有什么好用的本地化摹课软件 ,比较了Axure和Mockplus,sketch和墨刀

  1. Sketch只在iOS端的,我用window的自然就看不了。
  2. Axur的界面和功能都比较完善和美观,可惜本地化不好,基本国内的图标和小程序的组件都没有。
  3. Mockplus是这几个当中界面最不好看的,但是它的本地化非常好,常见的安卓和苹果的图标,以及小程序的组件他都有,本身自带的组件和图标也比较多。就是界面太难看了。
  4. 墨刀的图标和组件都要比Mockplus要少一些而且它的免费版可能是提供项目数和页面最少的一家,但是它的界面和组件和图标都要比Mockplus好看些,它最亮眼的还是可以发送到手机观看设计应用效果。这对于APP或者小程序的演示真是绝了。

过了一遍Django REST framework的文档,在看文档的时候找到了旧版本的中文文档,代码有些许不同了,但是看中文解释理解起来是真得快的多啊。

Wagtail文档中的Wagtail API过了一下,这个是基于Django REST framework开发的,而且Wagtail也把它集成到自己的源码了,只要直接调用就好了。除了它自己提供了分页,序列化,添加图片几个小功能外,它还可以提供给外部的客户端和站点的前端使用,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一个功能。

最后就是去看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文档,指南是真的乱的很,不是没逻辑,就是分类有点乱,为什么这个里面还有什么商家必读。但是我后来看组件和API参考文档,就知道了原来这才是它重要的点。

Vue文档,以我以前的习性,我是绝对不会去看前端的知识,我个人认知里前端的知识太多太杂而且想写好一个交互或者UI也是一件非常费精力的事。

但是实习嘛,对于工作,就没有那么多情感因素,需要我去做那就去做吧。

我直接去把W3school的JavaScript教程的基础看了一遍就去看Vue了,而且我这次看JavaScript和以前是不一样的看法,我开始把这次的教程和以前的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和C和Python和Java做对比,想想他们之间的不同在哪。 还有就是看到知识点,想想这个能用在哪? 比如正则表达,这个是常常用在urls上和搜索匹配的,这样学起来知识就没有那么枯燥了,甚至还有很多乐趣。

包括会想想我为什么要看Vue呢,其实还是为了通过这个能看懂小程序的开发文档,那么我其实只要专注在文档的基础和组件部分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的减轻我学习的负担,并且我也高效的学习了需要掌握的知识。

本周阅读:

  1. 圆桌派 第四季:沪生:上海的腔调 我其实以前一直很讨厌上海,看到这个算是知道点上海的美了吧,不过他们说的大多数还是上海以前的美,现在因为大量的外地人的入户,已经很少能见到了。现在人对上海的喜欢,就和以前日本人对东京的憧憬一样吧。

  2. Theresa May’s last big speech as PM

    Eisenhower once wrote:”People talk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road as though it were unacceptable it were unacceptable”.

    “Things are not all black and white”.

    “There have to be compromises”.

    “The middle of the road is all of the usable surface”.

    “The extremes, right and left, are in the gutters”.

  3. 圆桌派 第四季:日本:从北野武离婚探日本文化

    日本这一期,也是聊的很好的一期,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日本他是“杂种文化”。